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科技进展

发挥科技与资源优势 开创甜菜产业新辉煌

发布者:管理员  发布时间:2009-12-31  作者:Admin  来源:中国农业科学院甜菜研究所网站

发挥科技与资源优势 开创甜菜产业新辉煌

    ——在全国甜菜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启动大会上的讲话

    陈连江

    甜菜是我国主要的糖料作物之一,是仅次于甘蔗的第二大糖料作物。甜菜在我国虽然种植仅有百年历史,但已经形成了东北、西北、华北三大主产区,成为我国重要的糖料生产基地和食糖加工基地。回顾我国的甜菜产业发展和甜菜制糖工业所走过的历程,曾几陷低谷几现辉煌,走过了波浪式前进、螺旋式发展的特殊历程。目前,甜菜生产面临产业发展的新机遇,面对如何理顺产业技术需求与有效的技术保障相衔接,如何把我们现有的技术优势、人才优势在甜菜现代产业发展上得到充分的体现,使我国的甜菜产业发展走上持续、稳定的发展轨道,这是我们每个甜菜科技工作所面临的首要任务和必须承担的历史责任。

    2007年,农业部、财政部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等单位提出了构建“现代农业产业技术创新体系”的政策思路,按照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依托具有创新优势的现有中央和地方科研力量和科技资源,围绕粮食、经济作物等主要产业发展需求,以农产品为单元,以产业为主线,建设从产地到餐桌、从生产到消费、从研发到市场各个环节紧密衔接、服务国家目标的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从而在每一个产业中形成一支服务国家目标的基本研发队伍。同年首先启动了玉米、水稻、小麦等10个产业体系的建设工作。今年的1月12日,农业部、财政部在北京主持召开“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工作会议”,第二批40个产业体系的建设工作启动,甜菜位列其中,从而体现出了国家对甜菜产业发展的重视。甜菜产业的稳定、持续发展必须增强我们自主创新能力,依靠科技进步,保障国家食糖安全,实现农民增收和企业增效。

    一、甜菜产业生产现状与发展前景

    1.甜菜产业的现状

    甜菜作为糖料作物栽培始于18世纪后半叶,至今仅200 年左右的种植历史。随着甜菜品质的不断提高和制糖工艺技术的不断改进,甜菜制糖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当前世界甜菜种植面积约占糖料作物的48%,已成为仅次于甘蔗的第二大糖料作物,分布在北纬65°到南纬45°之间的冷凉地区。我国是世界上即可生产甘蔗又适合甜菜生长的为数不多的几个国家之一,大面积引种糖用甜菜始于1906年。建国以来,中央人民政府十分重视发展甜菜生产,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的鼓励农民种植甜菜的经济政策,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生产效益成倍增长。从1958年至1980年的20多年间,甜菜种植面积已发展到十五个省(市、区),种植面积达40万公顷。1976年播种面积比1949年增长21.4倍,总产量增加13.8倍。在70年代,甜菜种植区域已由老产区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新疆扩展到黄淮流域,甜菜生产在区域上形成了东北、西北和华北三大甜菜主产区,建立了一百余个糖厂,其中日处理甜菜千吨以上的企业达13座,结束了我国食糖市场供不应求的历史。上个世纪末我国甜菜种植面积达到了70余万公顷,比建国前增长45倍,居世界第三位,甜菜产量为1175.2万吨,居世界第六位。甜菜日加工能力达到9.26万吨,甜菜最高年份产糖166.6万吨,占我国总产糖量的21。

    甜菜产业的发展与进步与我国甜菜科技事业发展的是分不开的。建国前,甜菜科学研究工作十分薄弱。1906年在沈阳设立了甜菜试验场,1934年在河南开封设农业试验场,1940年在甘肃兰州、陕北也开展研究并试种甜菜。建国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甜菜糖业科研工作的发展,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物力,在大力兴建甜菜制糖企业、建立东北、华北和西北的甜菜生产制糖基地的同时,建立了各级甜菜研究机构,培养造就了一大批甜菜科技人才。到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在全国已经形成了稳定的甜菜科研、教学和推广队伍。据统计,国家、省、区级甜菜科研机构15个,从事甜菜科研、教学和技术推广方面的专业人员多达1万余人,为科教兴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建国50多年来,在党的“科学技术为经济建设服务”方针的指引下,广大科技人员发扬艰苦奋斗、求实创新精神开展科技大协作,为深入开展甜菜科学研究工作、解决甜菜生产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做出了突出贡献,取得了显著成绩。上个世纪80年代初实现了甜菜品种国产化,并自给有余;引进、评价与入库的甜菜种质资源1300余份,比建国初期增加近60倍;育成甜菜新品种130余个,加快了甜菜新品种在生产上的更新换代速度;甜菜的育种技术和手段不断得到提高。培育出的甜菜新品种以适应性强、含糖高,深受制糖企业和甜菜种植户的欢迎,在生产上广泛种植,为我国甜菜生产和制糖行业繁荣起到了积极作用,获得国家、省部级政府奖励成果30余项,其中,甜研301、302、303、304分别获得国家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的奖励。生物技术在甜菜研究上也取得了显著进展,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先后开展了甜菜花药培养研究、甜菜未授粉胚珠的培养、甜菜原生质体培养研究和甜菜无融合生殖机理及应用技术研究工作,相关成果分别获得省(部)级科研成果奖励,其中甜菜原生质体培养技术和甜菜无融合生殖机理研究工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自1996年,在开展甜菜细胞工程研究的同时开展甜菜基因工程研究的探索,研究侧重于甜菜抗病基因工程研究并取得明显成效。甜菜生产技术研究工作面对甜菜生产紧密结合,重视理论研究与生产实践相结合、注重解决生产实际中出现的技术问题。研究出了“四五栽培技术”、“三关十六法”、“三选一改两及时”等丰产高糖栽培技术模式,为我国甜菜丰产稳产发挥了重大作用,分别获得国家与政府的科技奖励。近年来,我们研究出的科技成果如:甜菜纸筒育苗专用肥、甜菜专用肥、甜菜生长调节剂、甜菜叶面肥等,在甜菜生产中发挥着积极作用。

    随着我国经济政策、产业政策的调整,我国的制糖企业及管理机制近几年发生了重大变化。制糖企业进行了大规模的重组,甜菜生产区进一步向优势区域转移,制糖工艺设备进行了改造升级。目前国内的制糖企业主要归属南浦南华糖业集团、英糖博天糖业集团和中粮集团糖业总公司、包头华资糖业集团等4大公司。国内外大型企业的进入,使处于困境的甜菜制糖企业又焕发了新的生机。制糖企业全新的管理机制和理念、大规模的引进国外先进的机械,甜菜生产实行集约化种植,实现种、管、收机械化,使我国传统的甜菜生产模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甜菜产业的突变对甜菜科技提出了新的更高需求。

    近年来,我国的科技改革也使我国甜菜科技队伍以及科技工作发生了重大改变。建国后,我国甜菜科学研究队伍主要分布在农业科研院所、大学和轻工业部所属的各级科研单位,自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轻工部门所属的研究院所逐渐被转制或解体,科技人员大量流失;农业部门所属的科研单位的科技人员也面临着科研经费缩减、事业经费支出压缩的困境。

    甜菜产业在国外已成为现代农业产业中的标志性作物。欧洲是世界甜菜最大产区,约占世界总产量的55%以上;北美是第二个主要甜菜产区,产量约占世界的9%左右。甜菜生产在国外最突出的特点是具有科学组织管理、高科技含量、规模化集约型产业体系。从甜菜种子的繁殖、加工,到田间播种、管理及收获,全部实现了生产精准化作业,一条龙技术型社会化的服务,甜菜生产者与企业股份式的管理制度、协会式的监督保证,实现了科研、管理、原料生产与加工的一体化。目前,欧洲一些甜菜生产国、美国、日本甜菜单产都在4吨/亩以上,原料含糖率超过16.5。

    2.甜菜发展前景

    甜菜是我国北方和西部地区不可缺少的重要糖料作物,被黑龙江、内蒙古、新疆三省(区)确定为主要农作物。甜菜具有耐盐碱、耐寒、抗旱,适应性广、对积温和光照迟钝等优点,是我国广大寒冷、干旱和盐碱地区经济效益较高的经济作物,而且可起到生物改良盐碱地的作用,是中低产田改造利用的良好作物。种植甜菜不会占用良田,反而还可以充分利用边缘耕地。因此,发展甜菜生产不会对我国粮食生产安全造成影响(即使甜菜发展到1500万亩,也不到种植区总耕地面积的0.5)。而且,甜菜参加当地农作物轮作体系,可保证轮作倒茬更为科学合理,解决因玉米、大豆等作物重迎茬而出现的品质下降、产量降低等突出问题,保证我国粮食的生产安全。

    据统计,我国目前人均年食糖消费量8.0~9.0公斤,而亚洲人均年食糖消费量21公斤,发达国家人均年食糖消费量35~40公斤,欧美一些国家人均年食糖消费量甚至达到65公斤,相比之下我国食糖消费水平过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均食糖消费量将必然有所增加。据专家预测,2015年我国食糖年消费量可达到1700万吨以上,需在现有食糖产量1300万吨的基础上再增加400余万吨的产量。目前,甘蔗种植面积已经达到2200余万亩,期望甘蔗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或增加蔗糖分来提高甘蔗糖产量,难以满足食糖市场如此之大的需求。充分利用我国三北地区的盐碱滩涂、丘陵高岗等广阔空间,挖掘其甜菜生产空间和增产潜力,甜菜未来的发展规模达到1500万亩以上,才是我国对食糖产品保证自我需求的希望所在。

    我国甜菜产区大多数分布在少数民族地区和边疆地区,如新疆、内蒙古、宁夏、黑龙江等省区。甜菜制糖企业已成为当地龙头企业,企业经过近十年的现代化改造,引进先进国家对制糖企业的管理经验,现在以崭新的面貌呈现在甜菜产区,给这些地区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同时,对上述民族区域经济的发展和边疆地区的稳定,创建和谐社会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甜菜产业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甜菜的平均单产只有2.05t/亩,仅为欧美等国的60左右,块根含糖量全国平均在15左右,比欧美等国低2~3度。甜菜生产水平出现如此大的差距,除了一些自然因素外,主要原因如下:

    1.生产水平与管理方式较低

    我国甜菜种植主要分布于“三北”老、少、边、穷地区,受自然地理条件、生产力发展水平、农民素质及传统习惯等因素的影响,旱作农业、靠天吃饭,耕作方式和栽培技术几十年来没有多大的改变,甜菜生产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弱。在土壤耕作上,主要靠畜力和小马力机械作业,机械化程度低,耕翻深度、土壤破碎程度等作业水平比较粗放。 甜菜种植以垄作为主,播种方式基本上都采用人工直播埯种,行、株距大的种植习惯一直没有得到彻底改变。在新疆、内蒙等部分平播地区或小垄种植区,行距在50~60厘米间,但株距仍然比较大,公顷收获株数很少超过5万株。制糖企业于2007、2008年大批量的引进国外较为先进的生产机械设备和生产管理技术,面对我国甜菜产区的生产条件仍然没有发挥出理想作用。

    2.高产优质高抗性品种匮乏

    我国甜菜产区甜菜含糖不高、产量低下除生产管理因素外,也与我国自育品种丰产性不高、国外引进品种适应性不强关系很大。我国的甜菜育种工作与国外比较起步较晚,科研经费不足,难以提高育种水平、扩大育种规模,甜菜品种产量水平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国外育种公司注重品种资源的收集利用与遗传多样性研究,高效育种技术与先进设施配套,例如,外国一些甜菜育种公司每年配制的杂交组合10000~20000个,每年鉴定组合10万个小区,提高了选择优良组合的成功率。此外,我国制糖企业收购甜菜长期以来没有实行按质论价,致使农民重产量、轻质量,大面积种植丰产性好的国外甜菜品种。自育的品种与引进品种比较,引进甜菜品种产量较高,但对我国生态适应性差,突出表现在感病严重(不抗褐斑病、易感黄化病毒病和根腐病) ,尤其对甜菜含糖率影响甚大。一般比国内品种低0.7~2.5度;在生育期较短、病害较为严重的东北地区,糖分降低2~3度,即使生育期较长的西北地区(新疆)糖分也下降1~2度。据资料统计:20世纪70年代,新疆甜菜含糖率为17.51,到80年代含糖率下降到16.54;90年代下降到15.54。近年来全国甜菜平均含糖率仅为14.19 ,与上个世纪70年代相比,甜菜块根含糖下降了3.3度。

    3.病虫草害缺乏科学性防控

    甜菜苗期立枯病在育苗苗床期发病率约占15以上,大田直播地区的苗期病害约占10左右;甜菜褐斑病的发病率每年都在90以上,能得到有效控制的只有30左右。另外,根腐病和丛根病在甜菜三大产区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以2006/07榨季为例,仅黑龙江的依安瑞雪和北方糖业两个原料区,收获期的甜菜根病的发病率在40~50。近年来,一些产区实行了甜菜生产集约化管理,适应于机械化作业,但草荒现象凸显。依安和海伦甜菜产区2008年就发生了严重的草荒,对甜菜的生产和机械收获产生了不利影响。

    4.甜菜产业受食糖市场影响波动较大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由于中央妥善解决了糖农口粮和农用生产资料供应不足、加工能力不足等一系列政策性问题,全国产糖量在1980/81、1984/85、1985/86三个榨季先后跨过了300万吨、400万吨、500万吨的水平。国家又从1988年6月调高食糖出厂价格和产区调拨价格。调价后的1990/91和1991/92榨季,全国食糖产量跨过了600万吨、700万吨,达到了791万吨,实现了食糖基本自给。1991年,国家决定改革食糖经营管理体制,改变由国有商业统购包销为工业自销,放开食糖市场,实施多渠道、少环节经营。商业在不承担食糖统购包销和季产年销任务以后, 压缩国有和合作社商业库的储备量,加之1991/92糖料丰收,糖价暴跌全行业亏损,大批制糖企业破产关闭,并导致了以后连续三个榨季食糖持续减产的局面。

    在糖料面积剧减、食糖供应偏紧、食糖价格较大幅度回升的情况下,1994年和1995年,一些以来料加工、进料加工为名进口来的原糖,走私逃税糖、低价竞销,使市场糖价再次严重受挫,1996年、1997年全行业再次亏损。

    20世纪90年代以后国内食糖价格和食糖产量出现了六次价格大的波动,每次波动都对制糖企业和糖料生产产生了重大影响。要保持我国食糖市场的稳定,就必须保证糖料生产的稳定、持续发展,深入研究国内外食糖市场的变化规律,研究保持糖料产业、甜菜产业生产技术和政策保障。

    三、甜菜产业技术体系的组成框架

    1.筹备工作情况

    为了做好甜菜产业科技体系建设的前期准备工作,中国农业科学院甜菜研究所于2007年年初开始了对我国甜菜产业技术资源情况进行调研。通过调研发现,全国有一支较完备的甜菜研发人才队伍,其中具有高级以上职称或硕士以上学位的甜菜科技人员约80余人。主要分布在国家级科研机构、高校和省、地(市)农业科研单位。其中100个主要科技人员中,国家级研究机构的占30,省级农科院的占35,大专院校的占15,地市级农科所的占20;从事遗传育种和栽培管理的约占80。近十年来,这些科研骨干活跃在生产科研第一线,先后承担甜菜省级以上科技项目约30余项,资金总额1000多万元。其中,中央财政投入占60,遗传育种类、作物栽培类资金分别占70、20。目前全国省级以上甜菜技术研发基地约有15个,总投资7000多万元,年运转经费约2000万元,其中,中央各部委投资建设的约占40,育种类等约占78。全国万元以上的甜菜技术研发仪器设备约有400多台(套),总价值约3000余万元人民币。但是,从技术人员专业与产业发展的各环节分布上,表现出育种岗位人较多,从事病虫害防控和栽培技术研究方面的人偏少,出现科研产业链条某些环节上的薄弱或脱节。

    根据农业部、财政部《现代产业技术体系建设方案(试行)》通知精神(农科教发〔2007〕12号)文件精神,2008年8月完成了甜菜现代技术产业首席科学家的推荐工作。2008年9月农业部科教司产业技术处正式要求甜菜产业技术体系按照3个功能实验室、14个岗位科学家和6个实验站进行网上推荐。

    2008年12月,在充分考虑到各协会、各依托单位和各省农业主管部门等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农业部下发了“农业部关于印发现代产业技术体系第二批建设依托单位和岗位聘任人员名单的通知”。

    2009年1月12日,农业部、财政部在北京召开了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工作会,至此,国家甜菜产业技术体系建设框架正式敲定。

    2.基本框架

    国家甜菜产业技术体系由1个技术研发中心和6个试验站组成。包括1名首席科学家、14名岗位科学家和6名实验站站长。

    国家甜菜产业技术研发中心由3个功能研究室组成,研发中心依托单位为黑龙江大学即中国农业科学院甜菜研究所。

    育种与良种繁育功能研究室依托单位为黑龙江大学即中国农业科学院甜菜研究所,岗位科学家6名;

    甜菜栽培技术功能实验室依托单位是内蒙古农林科学院甜菜研究所,岗位科学家6名;

    甜菜病虫害防治功能实验室依托单位为中国农业大学,岗位科学家2名。

    6个实验站主要依托省、地(市)级农业科研机构组建而成,他们是:依托黑龙江省农垦总局九三科学研究所的九三综合试验站;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石河子甜菜研究所的石河子综合试验站;新疆伊犁州农业科学研究所的伊犁州综合试验站;新疆自治区农业科学院的塔城综合试验站;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的包头综合试验站;内蒙古农业大学的赤峰综合试验站。6个试验站将通过张北县、嫩江县、临河区、土默特右旗等22个示范县(兵团、农场),实现产区技术推广的大范围覆盖。

    整个体系建设共有12个单位参加,包括中国农业科学院、教育部直属大学、省属大学、省(区)级农科院和地(市)级农业科研机构,涵盖了我国甜菜主产区。 2008年-2009年,中央财政将安排资金3570万元,2008年支持基本研发费为1190万元,已拨付到位。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甜菜产业技术体系的建立标志着我国甜菜产业的发展进入了新纪元,伴随着我国农业产业体系建设,甜菜作物的科研和推广服务工作也将迈进一个新的历史阶段。通过这项事业的建设与发展,必将集中全国的甜菜科研力量,整合科研资源优势,面向甜菜生产,解决我国甜菜生产上存在的突出问题,排除甜菜产业发展的障碍性因素,促进我国甜菜产业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作为甜菜产业技术体系的岗位科学家、实验站站长,首先提高认识,团结甜菜生产、科研岗位上的全体人员,接受各级管理部门的领导,努力踏实工作。甜菜产业技术体系的建立为每位专家和团队人员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工作机遇,每位专家和工作人员都要提高对现代农业技术体系功能的认识,提高体系建设对产业发展的责任意识和树立起甜菜产业危难发展的忧患意识,树立责任感和使命感,努力工作,争取一年见端倪,二年见成绩,三年见效益;其次要进一步做好深度调研,处理好重点任务、基础性工作和前瞻性研究的关系。农业现代产业技术体系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各项工作的扎实推进,必须要有明确的目标。这就要求我们要不断地做好更深入的、进一步的生产技术需求和生产形势调研,做好重点任务和基础性工作的目标分解;处理好当前工作和前瞻性工作的协调统一,确保各项工作有秩有序,稳步开展;第三,通力合作,提高服务能力和应急性技术保障能力。农业现代产业技术体系需要每个成员在完成独立的科研和技术研发工作同时,充分利用体系网络管理平台等途径,搞好交流与合作,提高整个体系的综合服务能力。各功能试验室、岗位科学家和试验站都要与示范县(场)建立起畅通的沟通渠道和信息服务通道,建立起完备的防病、减灾等应对自然灾害的突发应急预案,提高体系的应急技术保障能力。

    与此同时,甜菜现代技术体系建设岗位专家的依托单位及试验站主管部门或所在地政府是体系建设的坚强后盾,做好服务保障工作,保护好岗位专家和科研人员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承诺保证聘用人员的工资福利、人事管理和后勤保障;保证体系人员的科研时间,配备必要的研究辅助人员,提供科研场所、仪器设备与设施;业务上接受本体系的垂直管理,以共同维护甜菜产业技术体系的良性发展。

    甜菜现代产业技术体系建设离不开在座各位领导和嘉宾的关心与支持。借这次启动大会的契机,我代表全国甜菜领域的科技人员感谢你们对甜菜科研事业多年来的关心和帮助,是你们的关心与支持使我们在低迷时,不忘使命,牢记责任。真诚地希望领导和各位嘉宾一如既往地支持甜菜产业的发展,继续关注甜菜产业技术体系的建设,共同见证甜菜产业明天的甜蜜与辉煌。

    谢谢大家!

    2009年2月22日


打印』『关闭